虚拟化 频道

服务器和虚拟化领域的四大全新趋势

        【IT168 资讯】CIO们面临的一项棘手的任务,是在预算范围内提供组织所需要的IT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变多或变少。

  这就是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 它允许多个虚拟服务器从一台物理机上产生,保证了可用物理资源得以更有效和更高效地利用。

  但对于物理服务器本身呢?组织可以得到更划算的作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此类解决方案已在使用于非常庞大的组织,例如云服务提供商。

  OCP救援服务器预算

  越来越多地被这些大型运营商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廉价的基于开放计算项目(OCP)规范的标准化服务器,由鲜为人知的制造商如QuantaQCT和Wiwynn制成,而不是老牌厂商如惠普或者戴尔。(QCT由台湾广达公司拥有,为戴尔制造服务器。)

  “买现成的服务器是不经济的,因为它们包括大多数组织不需要的功能,”Facebook负责硬件设计和供应链优化的前副总裁Frank Frankovsky说。

  “这会导致额外的成本和电力浪费,而且还存在如不能以管理HP盒子相同的方式管理戴尔盒子的问题。”专有的管理可以在环境中肆虐,如Facebook的,他补充说。

  OCP在国内市场的演进,则是天蝎项目,目前已经出台2.0版本的规范,为BAT三巨头和中国电信所采用。百度曾有与浪潮实现单日近3000台服务器节点的交付的记录。

  如同许多此类事物的发展,这项由高端用户率先采用的技术将会渗透到到大型、中型企业,最终也会影响小微企业市场。由于这些OCP兼容的服务器非常适合于虚拟化,以及传统的计算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更加普及。

  虚拟SAN技术更进一步

  在不久的将来,在许多组织可能会有很大影响的,还包括有效可用性和低成本的虚拟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

  SAN使组织能够从他们的虚拟化基础架构获得更多(例如更容易将虚拟机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或者创建高可用性集群),但它们对于小型组织往往过于昂贵和复杂。

  虚拟SAN领域得到真正的提升,来自VMware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Virtual SAN产品。VMware和大多数其他的虚拟存储系统的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其他的系统需要一个存储hypervisor或在服务器hypervisor上运行的虚拟存储设备,Virtual SAN则内置在VMware vSphere中。

  VMware首席技术官Ben Fathi表示,嵌入到hypervisor内核意味着Virtual SAN在应用可视性的独特定位。它也有底层基础设施的独特视图,允许其优化I/O数据路径,提供比虚拟设备或外部设备更好的性能。

  但Virtual SAN的主要优点是,该技术成本低,使小企业从中受益,也许更关键的是,它的实施和使用相当简单。“这意味着非存储专家可以运行存储,并且不需要参加深入的培训,”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高级分析师Mark Peters说。

  “IT管理员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共享的Virtual SAN存储资源,计算资源,而且,最重要的是定义存储策略,一切都在熟悉的vSphere管理界面,”Peters说。

  VDI时代终于来临?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是一项似乎总是马上要火的技术,却从来没有火过,但是桌面即服务(DaaS)市场近期得到了双重提升,由于行业的重量级厂商亚马逊和VMware的参与。

  亚马逊的Workspaces虚拟计算环境在三月底推出(提供Mac和PC桌面,以及针对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的移动版本),而VMware Horizon DaaS(使用新收购的Desktone技术提供Windows桌面)则在几个星期前推出。

  这意味着什么?好吧,的确很难预测虚拟桌面的全盛时期何时将会到来,如果这项技术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采用,这也是可能的。

  Microvisor虚拟化

  最后一项未来可能更普遍的技术也与桌面有关:基于任务的“microvisor”虚拟化。其背后的思路是这样的:企业服务器往往很好地防卫入侵者,因此黑客瞄准最终用户设计机器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和恶意软件。然后,它们可以作为平台使用,在企业网络内部发动针对更有价值的企业服务器的攻击。

  基于Microvisor的安全产品,如Bromium有效地创建一个微型虚拟机(microVM)来运行每个用户任务(如打开一个单独的网页或文档,当页面或文档关闭时再次摧毁它)。

  由于每个microVM彼此隔离,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打开一个受感染的网页或文件而microVM被泄露,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即便恶意软件在microVM安装一个rootkit,当microVM被推倒时rootkit也将消失。

  所有的这些技术都将会在未来十二个月左右大放异彩?也许不会,但它们都有其好处,确实值得CIO密切关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