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 频道

让资源更有效分配 迈向契约化的IT服务

  三大框架、四级管理、百余项指标构建体系

  经过4个月的紧张部署,惠普实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技术系统分级保障体系咨询项目首战告捷通过验收,在期交所建立了三大框架、四级管理体系。

  所谓三大框架,即技术框架、运行框架和开发框架,它把期交所的业务做了明确的划分。技术框架上,确立了从机房、网络通讯、主机存储到数据库应用和可靠性模型的静态技术标准。运营框架则明确了对运维动态指标的管理,例如要求多少时间可以有效响应请求,这些系统要配备多少资源,应用健康检查评估的频度,日常操作具体指标体现等。开发框架,是指开发活动里的指标管理,如在项目开发的时候重要系统要配什么样的资源,需求阶段,IT部门就要对这个系统相关的容量、切换、监控等非功能性要求进行定义。

  四级管理体系则贯穿了三大框架,把三大框架下的所有应用都给予不同级别、尽可能详尽的保障措施与相应的资源配置。优先级最高的一级系统目前有两个应用,即交易系统和行情发布系统。二级系统典型的应用有很多,但影响面没有一级广泛,重要性也没有一级高,例如结算系统和交易所网站系统等。三级系统主要是影响期交所所内的重要应用系统,如风险监控和各类技术监控系统等。第四级的系统就是期交所内内部管理系统,如邮件系统、办公系统、HR系统等。

  负责该项目实施的惠普项目经理指出,这个项目中最难、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体系的建立。它一方面借用了企业架构、CMMI、ITIL等的理论模型,借助惠普在全球的资源和经验,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结合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实际情况与先进管理经验,平衡开发、运营两个维度的活动和技术指标。惠普技术服务团队与客户不同部门多次协调,总结原则和经验,建立框架,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运营部分的规范,就以标准的ITIL实践指南为骨架,惠普与上海期交所合作从日常业务中提炼出来的具体标准作为"血"和"肉",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案,使期交所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应用了这套分级保障体系之后,在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前提下,各项主要的应用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指标,细化到IT资源的100多项指标,而不是原有简单的每台设备的购买时间与硬件配置。企业可根据指标要求确定服务水平与资源分配。资源经过合理的配置与优化之后,优先保证较高等级的业务需求。

 

0
相关文章